【大成报记者于郁金/金门报导】金门县林务所委托中兴大学进行金门野百合复育工作,经过7年研究与育种作业,选育出一个深具经济开发潜力品种;以“浯洲百合”为命名发想“浯百”,已开始进入增殖量产阶段,后续将进行品种权申请及阶段性景观栽培作业。
林务所所长钟立伟表示,林务所于104年7月开始进行原生野百合的复育工作,当时由金门植物园、太武山及花岗岩裸岩三大栖地,采集234颗绿熟果实,并将发芽的一万个金门野百合小鳞茎移至金门植物园温室栽植,由于野生野百合从种子到开花须经4-5年的时间,而且须再水分充足又排水通畅的环境才能生长,因此金门野外的族群数量始终维持在2000株左右,透过人工的方式进行保种与育种是这个计划的主要目标;长期的复育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力及经费维持,特别感谢农委会离岛建设基金及林务局相关经费的长期补助,才能有阶段性的成果展现。
中兴大学张正教授说明,金门原生的野百合具高度的歧异性,在调查的阶段找到不同色系、不同香味、不同生长表现的野百合,它的物候与金门气候四气变化息息相关,常因降雨不足等气候因素造成野外族群巨大的改变;金门野百合的复育过程,总计培养出超过3万棵的种苗,期间幸由林务所及农试所二单位的接力集成,才能完成各阶段的育种工作,目前选出的“浯百”品种,具有苗期生长快速、鳞茎育成率高且硕大、开花植株叶片挺立形态佳及开花当天花被片呈现黃油黄色等特点,深具经济发展潜力;金门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,极适合球茎植物的种植与推广,食用与药用百合的栽培,更是创建金门另项特色农产的机会。
钟立伟补充,今年“浯百”将以完成品种权申请为目标,并透过温室与田间种植试验进行扩大育种的评估,目前已在太武山山区、部分公园与部分社区进行小规模的种植试验,预计在2年培养出一定数量的种球后才会进行推广种植阶段;另由于百合及适应金门的气候,林务所也自培与引入不同品种百合进行景观配置工作,今年5月乡亲即可在金门植物园、金城镇的城镇之心与下庄社区,看到漂亮的百合花海景观;此外,太武山上原生的百合花数量稀少,呼吁乡亲切勿任意摘取或挖掘,共同守护金门珍贵的原生资源。
林务所就品种说明:同一物种任意2个性别适当的健康个体,都能够交配繁殖出具生殖能力的后代;满足以上条件的最大群体称为物种(即是种),品种则是其性状由单一基因型或若干基因型组合所表现(以百合来说,从同一种百合中有一部分花瓣呈现波浪状,花瓣波浪状则是基因型组合表现),能以至少一个性状与任何其他植物群体区别,经指定繁殖方法下其主要性状维持不变者。
电话:
传真:
邮箱:
地址: